川沙新镇 - 简介
川沙功能区域(新镇)地理位置处在新区滨江临海产业带,又是小城镇建设的标志性地区,按照面向21世纪的发展规划,川沙功能区域(新镇)正按临空新城目标进行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川沙功能区域(新镇)水陆空交通配套,运价结构合理,东距浦东国际机场6公里,市、区级几条快速干道(迎宾大道、华东路、川沙路、华夏路及规划中的磁悬浮铁路)纵横穿越腹地,直接和沪杭、沪宁高速公路连接。
镇区配套设施齐全,有各类学校30多所,宾馆8家,医院10家,金融机构30多家,公交线路48条。川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代名人宋庆龄、黄炎培的故乡,文渊深厚。川沙环境幽静。水灵秀色,民风儒实,商业发达,是新区东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川沙新镇 - 历史
川沙沿革:
明初,川沙镇叫八团镇;明代万历年间,称为“滨海巨镇”;至嘉靖年间,八团镇改名为川沙堡城。川沙之名由此流传。清嘉庆十年,城内设置川沙抚民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中改厅为县,置川沙县公署。
至1992年,川沙镇一直是川沙县治和县政府所在地。1992年,川沙县撒销,川沙镇划入浦东新区。五年后,川沙镇与以镇周围农村地区为主的东城镇同时撤销,建立了新的川沙镇。2000年4月,黄楼、六团镇撤销,划入川沙镇,面积由原来的3.71平方公里增加至59.48平方公里,下辖23个居民委员会和33个村民委员会,人口达14.37万人。2001年底,以中共浦东新区农村工作委员会、浦东新区农村发展局、川沙镇镇政府、浦东人民广播电台、川沙警察署等一批重量级政府机关入驻,进一步确立了川沙镇在浦东新区的政治地位
历史文化:种德寺
清末金石收藏“富甲东南”的汉石经室创立于内史第。光绪十四年,集水、木、石、雕、圆、方、锯、小木等行业的行会组织“八业公所”在种德寺成立。以杨斯盛为代表的一代川沙能工巧匠越过黄浦江,在十里洋场上海创造了川沙建筑业的灿烂辉煌。
1913年诞生了《川沙报》,之后又成立鸣联国乐社、铁沙国乐研究团、铁沙书画会等艺术团体。拥有浦东地区较为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包括拥有每年接待诊治70万病人能力的医疗机构,29所学校,以及体育场、影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少年宫、文化馆等。川沙公园曲径通幽、松竹常青,鹤鸣楼飞檐叠翠,风铃悠扬。
川沙民众为纪念英雄,在川沙城西门建起了一座仰德祠,城池中心的一座石桥北侧树起了一座石牌楼,人们把那座桥称作“牌楼桥”。后因乔木、乔拱璧父子接连考中进士,在此又建造了“父子进士坊”,上刻阴文“文武为宪”。抗战期间,“文武为宪”匾额被侵华日军掠走,据说匾额上记载有乔氏父子的抗倭事迹。
英雄人物:乔镗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倭患成灾,地处东海之滨的川沙更是频频遭受骚扰、洗劫,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大敌当前,挺身而出的是一个饱读儒经的太学生--乔镗。
乔镗招募乡勇,训练兵术,拉扯起一支打击倭寇的有生力量。一次,他率300余兵士在川沙东边的潘家桥一带阻击倭寇。在嘉定县丞张潮的夹击配合下,一阵激战,700余名倭寇悉数被歼。乔镗因军功卓著,被朝廷赐于五品衔。
乔镗抗倭有功,民心所向,不料遭遇诽谤,怨恨万分,含冤死去。其子乔木痛切父亲之死,发奋读书,于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官至井陉兵备道,成为隆厌、万历年间的名臣。乔镗因子显贵,获赠赐奉政大夫、福建参政。
王剑三 1927年3月的一天,在定海开往上海的船上,一群人跳上岸,上了上川铁路的小火车,很快在新陆车站下车。这些人是川沙籍的共产党人。上海工人已经开始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正急速返回川沙夺取政权。为首的是川沙籍共产党人王剑三。
他们一进川沙城,县长逃之夭夭,警察局头目躲了起来。王剑三随即派出黄汉魁、张平等人,占领警察局,接管县政府。川沙县临时政府的成立,王剑三当了县长。浦东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就这样诞生了。他们开始收拾地主,成立工会和农民协会,封闭了川沙地主豪绅的活动中心——封建会道门活动场所“至元堂”,将县政府和县党部由民众教育馆迁入“至元堂”办公。又把天主教堂占用的一条小路截直拓宽,方便群众行走。
四·一二”政变后,地方封建势力勾结国民党反动势力,向新生的红色政权疯狂反扑。白崇禧的部队包围了川沙县临时政府,王剑三、张平、薛伯瑜等11人被捕,最后王剑三牺牲。
名人:
黄炎培 清光緒二十七年,黄炎培考入南洋公學特班,受知于蔡元培、张元济。上世纪初,黄炎培曾乘长江轮赶赴南京,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投文,要求将观澜书院改为近代意义上的小学堂,川沙因此有了公立小学。20年代,他和同道的精心策划,才有了股份制的上川公司,有了上川铁路。40年代,黄炎培将自己幼时就读的东野草堂办成荫余小学。60年代,复兴了川沙镇的毛巾工业,使川沙的毛巾工业设备从木机、铁机时代跨越到自动织机时代。
黃自 现代音乐教育家黃自也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在内史第。他是黄炎培堂兄黃洪培的儿子。1916年,黄自考入清华学校,后赴美留学,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系。回国后,出任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教务长兼作曲系教授。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等中国一代音乐大师都曾受其教益。天妒英才,黄自病逝时,年仅34岁。
关于内史第,还有更多的传奇。
宋耀如 宋庆龄的父亲,在光緒十六年担任川沙地区牧师,举家迁居川沙,据说就住在內史第西南角沿街的两层民房內,即今南市街65-69号,办福音堂。
建设铁路:
1921年1月,黄炎培、张志鹤、顾兰洲、陆竹坪、陆莲溪等发起组织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决定租用上川县道开工建设铁路,因工程浩大,决定先募股金15万元,每股20元,在上海市区和川沙城内分别设立了股金收款处。由于兴办地方实业,发起人又深孚众望,认股者甚众,招股顺利,一个月内很快凑满所需资金。
1921年上川铁路开工,1925年,庆宁寺至龚家路口一段工程竣工通车。每日乘客达千人,许多在沪的外国人也三五结伴乘火车来浦东郊游。翌年1月,上川公司按原定计划,又募集股金15万元,修筑龚家路口至川沙线路段,至7月10日通车。1936年,上川铁路全长达35.35公里,极大地便利了浦东川沙地区的客货运输。
“内史第”传奇:
内史第是川沙数百年来的一所名宅,建于清代。内史第的名人--沈树镛,字韵初,出生于清道光十二年,曾中举,官至内阁七品中书。沈树镛博学多才,对秘籍、书画、金石、碑帖研究颇深,尤以碑帖最负盛名。家中收藏极其丰富,不仅在川沙一带首屈一指,用清代大学者俞樾的话说,就是:沈家收藏金石之富,甲于江南。其中,最令人称奇的珍宝,一件是宋拓《熹平石经》127字,另一件系孙承泽研山斋藏本《熹平石经》残字。这《熹平石经》亦称《汉石经》、《一字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为世间稀见孤本,弥足珍贵。沈树镛获得时万分喜悦,遂名居所为“汉石经室”。众多学者纷纷对沈的《熹平石经》进行考证、题咏。一时间,内史第高朋满座,群星灿烂。“汉石经室”之名不胫而走。沈树镛病逝后,汉石经室的藏品逐渐流散,有说其中的三箱碑版转到《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手中。
根据黄炎培堂妹黄敏之等人回忆,内史第位于镇中心,坐北朝南,为三进深江南石库门民居,南靠现今的新川路,西傍南市街。内史第位于这座石库们民居的第二进,与立本堂南北相对,中间隔着天井,天井两旁是东西两厅。至20世纪90年代初,整个内史第建筑群几乎面目全非。1990年川沙县政府拨款31万元,依据保持原貌的原则进行落架大修。修缮后的故居为坐北朝南的“三合院”二层楼建筑,建筑面积达480平方米,内设“黄炎培生平事迹陈列室”,黄炎培的半生铜像矗立起来了。
川沙新镇 - 崛起
20世纪20年代,就有黄炎培、张志鹤等一代仁人志士发起修建上川铁路。七十年后的1989年元旦,申华客运公司从川沙开出第一辆至东昌路市轮渡站的专线车,拉近了和市中心的距离。
2001年末,开往上海市区及镇周边地区的公交和专线车线路增加至30余条。长途客运辐射江苏、浙江、安徽,甚至延伸至山东、河南和四川等省,一跃成为浦东南部地区陆上运输联结外省市的重要枢纽--航空,1999年浦东国际机场建成,川沙镇成为距离机场最近的卫星镇。交通的便利牵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光绪二十六年,沈毓庆创办经记毛巾厂。70-80年代,上海霞飞日用化妆品厂一时成为上海乃至中国乡镇企业的耀眼明星。90年代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由农民创办的申华股份有限公司和界龙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后,有了初具规模的华夏文化旅游和金桥出口加工区、六团工业园区,有了祖代养鸽场、蔬菜园艺场和蜜露桃种植、白玉蜗牛养殖基地等引人瞩目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商业街区由镇中心的“牌楼桥”地段向新川路发展,继而向川环西路延伸,直至妙境路美食街悄然兴起。
川沙新镇 - 规划
按照新的城市发展规划,将建设川沙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原川沙集镇及浦东运河以东、川杨河以南、川南奉公路以西、迎宾大道以北地块,用地面积20.4平方公里。川沙新城是外环线以外地区的核心城区,以旅游服务、临空服务配套和历史文化为特色,人口规模约在30万人。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川沙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村级企业上市公司一界龙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一批以房地产、生物制药、彩印包装、工艺玩具为主的亿元企业群。川沙末来的产业导向是发展低能耗、无污染、技术密集型,以航空运输为资源配置手段,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临空产业。随着地区面积的扩大和国际空港二期工程的实施,使航空运输服务和拓展城市功能的第三产业蕴含了巨大的市场。
随着川沙发展规划的实施到位,经过若干年努力,川沙将成为继陆家嘴之后的一个浦东中心城的辅中心。川沙功能区域(新镇)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共同参与描绘川沙美好的画景,共图大业,共同走向辉煌。
川沙新镇 - 毛巾业发展
川沙毛巾业发展的真正契机,是在建国后的1963年。当时,黄炎培在视察了川沙毛巾工业后,写信给当时的纺织工业副部长荣毅仁,纺织部很快拨出了一批自动织机装备川沙各厂,自此毛巾的品种、质量和产量等焕然一新。其中,东海毛巾厂生产的双船牌双股素色缎挡丝光毛巾,有30多万个毛圈,荣获国家银质奖;毛巾十九厂、二十二厂生产的各色提花毛巾有“提花巾大王”之誉。
川沙镇相继创办了10余家毛巾厂,川沙毛巾业从此诞生。到1920年,川沙地区已有大大小小毛巾厂75家,织机2500台,从业人员3750人。上海滩上知名的三友实业社在川沙一开就是7个分厂,生产的“三角牌”毛巾,以及宝华厂的“川字牌”、德昌厂的“帆船片”、恒华厂的“双喜牌”等毛巾,己经能与日本的“铁锚牌”毛巾抗衡,并且销往东南亚各国。抗战之前,已有大大小小毛巾厂202家,织机5371台,从业人员8600多人,年生产毛巾260万打。
川沙新镇 - 景观农业示范基地
川沙景观农业示范基地,区域面积5000多亩的都市农业园区是浦东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是“一带二区”规划的重要部分,从园区筹建至今,已引进25家蔬菜种植园艺场,十多家农业企业,示范区内还设立了农产品“庄稼医院”、农产品残留测试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等现代服务农业,整体上已经初具规模,但与国内外发展成熟的生态农业观光区相比还有差距,缺少特色,缺乏精品项目和综合配套的一条龙服务。
景观基地定位为集休闲与观光、回顾与教育、启发与探索、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人文景观展示空间。
川沙新镇 - 植物景观规划
稻文化科普馆区:以室内展示为主,有一组水稻活体种植展示,展示的不同内容布置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株体。
室外乡土植物:入口广场布置树穴座凳及树林广场,以冠大荫浓的遮荫乔木为主,如香樟或银杏等;周边绿地种植观花、观叶植物如石楠、紫薇、木槿、木芙蓉、枸杞等,适当布置花境。
传统水稻区域及农具工作区:以传统农业田地景观为范本,以水稻为主要植物景观,沿河岸种植垂柳、苦楝、构树、合欢等具有明显乡村特征的乡土植物。
生态景观大棚:这一区的植物景观以营造热带雨林的野趣为主,温室内除种植展示瓜果蔬菜外,其他景观植物以热带叶景观树种为主,伴以藤蔓植物、阴生植物,形成温室特有繁茂植物景观。
人工湖区:堤岸营造“森林”的生态景观,选择速生树种同时选择具有季相变化的树种,如:乌桕、枫香、水杉、池杉等。
花果岛:种植各种引鸟诱蝶的开花观果植物,如罗汉松、香樟、红楠、女贞、日本女贞,厚皮香、交让木,荚迷、柑桔、无花果、柿树、大叶醉草、黄连木和其他香花类植物。
水岸及浅水区:种植水生和耐水湿植物,如:垂柳、落羽杉、芦苇、菖蒲类、慈姑、鸢尾类、水葱、水烛、荷花、睡莲等。
工厂化育秧基地:在通道两边适当种植行道树,为游人提供遮荫环境。
农家乐休闲区:是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的室外空间,在主景区种植百余株大乔木,如香樟、杜英、榉树等,提供疏朗又遮荫的林荫草坪空间;周边以混交多层次植物群落为主,形成相对绿化封闭的景观空间;休闲建筑周边以传统果树为主,如桑树、梓树、柿树、苹果、梨树、桃树等,体现农家田园风情。
川沙新镇 - 社区实事项目
2007年4月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华夏社区11项“社区实事项目”确定。川沙新镇政府从社区代表以及居民提交的70个“民意提案”中筛选而出,经社区委员会通过正式立项。
11个项目预算127.2万元,政府拨付公共财政资金只有100万元,有27.2万元的缺口将由社区各界自己筹集。社区委员2006年,为社区居民办事的总投入就远远超过政府拨付的50万元公共财政资金。
川沙新镇 - 经济发展
川沙的又一家农民股份公司——上海界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上市交易。这是一家原先以1000元资本起家的村办印刷企业,经过30年的奋斗,总资产达7亿元,下属子公司28家,经营范围从专业印刷拓展到房地产、食品加工、商业贸易、软件开发等领域,营业收入一度位列上海工业集团排名40位。
浦东新区川沙功能区域2007年1月份完成投引资总额17831万元。2007年1月份新镇引进项目49个,投引资总额为17831万元。其中投资项目25个,投资额5676万元;引资项目24个,注册资金12155万元;引进外资项目7个,投资额445万美元。盘活存量资产2980平方米。
浦东川沙板块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南面与南汇区相邻,具体是指川杨河以南、迎宾大道以北、外环线以东、川南奉公路以西的浦东区域,均价5800元/平方米。
2006年1月到2007年1月的13个月中,川沙板块一手住宅总共上市14.7万平方米,合1136套,同期总共成交18.6万平方米,合1510套,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旺销局面。对于占主要地位的商品公寓市场,2006年上半年成交均价基本稳定在5800元/平方米,进入下半年后连续上涨,尤其是永达城市公寓的开盘大量旺销,带动了川沙板块商品公寓价格上涨到7000元/平方米左右,体现出外环宜居板块的发展潜力。
川沙新镇 - 基础设施建设
川沙新镇村村通公交的道路桥梁改造项目,是新区环保市容局2006年支持新农村新郊区建设项目之一,19个项目中,道路拓宽改造有10个;桥梁改造9个。
原来的道路宽度大部分在5米,改造后达到6—7米;桥梁原荷载等级为汽—5,改造后达到汽—20。
六陈路、岭七路、储七路等首次在乡村公路上进行白改黑,同时道路两侧绿化(行道树)同步到位。
2006年度进行了初步验收。
川沙新镇 - 非农创业园区
以非农就业者创业为主的“浦东川沙新镇开业园区”在川沙国际精工园区内启用。川沙新镇开业园区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内有全装修的独立办公用房104间,基本上可以满足川沙功能区域内有意向创业者对创业的需求。由于该园区地理环境处在市郊结合的特殊区域,适应创业者开办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经营服务项目。
川沙新镇 - 社区服务
川沙功能区域(新镇)工、青、妇、机关党委、文明办、各社区、法律服务所、劳保所、城管署、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的100多名志愿者在川沙广场举办学雷锋上街为民服务活动,服务内容有医疗、宗教、就业、法律等各类咨询服务、理发、修理家电、磨刀剪、修配钥匙等便民服务。服务涉及500多人次。
川沙新镇 - 科技节系列活动
2008年6月8日,川沙新镇科技协会连同川沙新镇老龄委员会、川沙新镇老年协会在江镇社区晨阳小学举办科技节系列活动之一的老年拳操展示,展示的内容有四大项:60人太极柔力球展示、100名男同志扯柃展示、100名女同志健身操展示、300人拳操展示(包括单人舞、练功十八法、甩手操、太极拳二十四式、太极功夫扇)。此次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川沙新镇“发展杯”足球锦标赛在川沙体育场就行,来自立新村、红旗村、大洪村、民利村、森林特种钢门有限公司、仕达利恩电子有限公司、界龙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龙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六团社区、施湾社区、城南社区等单位的12支球队首轮角逐。
镇人民政府主办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沪剧院众多国家一级演员参加。观众们称本次开幕式的演出是川沙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精彩文艺大餐。歌曲专场是本次艺术节活动的专场之一,歌曲专场决赛在川沙新镇文广中心“创业楼”举行。决赛的选手来自川沙新镇七个社区,由43名选手参赛,经过初赛最后有24名选手进入决赛。
川沙新镇 - 历史名胜
“南园古木”、“北院疏钟”、“绿杨饮马”、“白漾观鱼”、“芳若问帆”、“层桥夕照”、“香雪城坳”和“碧阴堤曲”八景。
“南园古木”,指南有园中的一株参天银杏。南有园是川沙历史上众多园林中最负盛名的,系明人王观光建造。王观光曾官至王府长史,颇有政绩。明末辞官回到川沙,构建私家园林,园址在今川沙城厢小学处。南有园建成后,王观光时常在园内与当时的诗朋文友吟诗作赋。王观光死后,南有园无人料理,逐渐荒芜,一派萧条。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银杏突被狂风刮倒。
其余景观中,“北院疏钟”位于种德寺。种德寺为川沙古刹,咸丰十一年毁于兵灾。“绿杨饮马”小教场。其景水光粼粼,绿杨摇曳,婀娜多姿,抗战时期依然有迹可寻。“白漾观鱼”漕仓东,位于城东北隅,三灶港尽头,与护城河相接处。“芳若问帆”在东门外“整帆亭”畔,已无迹可寻。“层桥夕照”在西门三灶港处。每逢夕阳西下,登城内九如桥远眺,景色奇丽。“香雪城坳”青草园。青草园与梅园南北相连,70年前尚有梅树百余棵。梅花盛开之时,雪色一什,冷香四溢,令人有孤屿西溪之想。“碧阴堤曲”花园沟口。花园沟口在乔家弄东,为乔氏别业,园中石刻甚多,现皆湮没。
南有园的荒废淹没,使川沙的园林史留下了长长的空白。直到1983年11月,占地3.4公顷的川沙公园才开工建设,1985年12月建成开放。公园以湖泊为中心,置有亭、厅、湖、桥,另有自漾榭、观澜轩、苞桑馆等景点。园中小径通幽,长廊回环、画栋雕梁,自然成趣。引风亭周翠竹千竿,有风徐来,听竹涛阵阵。观澜轩旁鱼翔浅底,游船荡漾,清风吹皱一湖绿水。1993年6月,公园增建鹤鸣楼,高54米,5塔7层。尤其是飞檐翘角,系六十风铃,气势非凡。拾级登楼,海天旭比,风光旖旎。
1996年12月,镇西北又建成华夏文化公园,占地面积1.67公顷。园内建筑仿自明、清两朝浦东地区的典型民居风格,朱色圆柱,木格长窗,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园中有园,有仿川沙建筑业巨子杨斯盛故居,仿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闻天故居,仿明代大学士陆深故居,仿沪上艺术家吴昌硕故居,仿黄炎培少年读书处东野草堂等。
古城墙,是川沙的精灵!自明嘉靖三十六年,乔镗调集川沙父老子弟筑城,为川沙赢得一方太平。该城周长四里,高二丈八尺,基址宽三丈有余。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各架吊桥向外连接,桥下城壕宽12丈,深1.5丈。城墙上建月城4座,雉楼372垛,炮台12座。
在以后的数百年中,川沙城墙几经修葺,规模较大的有四次:万历二十一年,王潭之孙乾昌捐款修复;清康熙二十二年,上海知县史彩修葺;乾隆三十七年,南汇知县成汝舟捐款整修;嘉庆十五年,抚民厅同知高伯扬修城。此后,便中断了修葺。民国初年,开始用坍塌城砖铺设镇中街道。在1922年,曾出现江苏督军下令拆除砖石基地等项尽数拨给充实各县教育经费一幕。1925年,古城墙除保留东南一段外,其余拆除。这一段城墙,到了80年代,由移居香港的川沙籍人士陶伯育出资修缮一新。